自殺論小説txt下載,文學經典,埃米爾,在線免費下載

時間:2017-08-14 05:06 /遊戲異界 / 編輯:凱亞
新書推薦,《自殺論》由埃米爾最新寫的一本文學經典類小説,故事中的主角是自殺率,書中主要講述了:此外,充分證明婚姻的影響有限的是:有子女的鰥夫比沒有子女的已婚男子處境更好。事實上,谴者每百萬名中有9...

自殺論

小説朝代: 現代

需要閲讀:約4天零2小時讀完

作品狀態: 連載中

《自殺論》在線閲讀

《自殺論》精彩預覽

此外,充分證明婚姻的影響有限的是:有子女的鰥夫比沒有子女的已婚男子處境更好。事實上,者每百萬名中有937名自殺者。不過他們的平均年齡是61歲8個月零10天。同齡獨者的自殺率(見表二十一)在1434到1768名之間,即1504名左右。這個數字與937之比為160比100。因此,鰥夫如果有子女,他們的免疫係數至少是1.6,超過無子女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此外,在這樣計算的時候,我們與其説是誇大還不如説是小了這個係數。因為有子女的鰥夫肯定比一般的鰥夫年齡大。事實上,者包括那些因為過早喪偶而婚無子女的鰥夫,這就是説包括那些比較年的鰥夫。因此,有子女的鰥夫應該與62歲以上的獨者(按他們的年齡來説,他們的自殺傾向最強)比較。這種比較顯然只會突出他們的免疫。①

據同樣的理由,有子女的已婚男子年齡要大於一般已婚男子,因此,其免疫係數2.9應該被看成低於實際情況。

誠然,免疫係數1.6明顯地低於有子女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2.9,相差45%。因此可以認為,婚姻生活本的影響比我們所承認的要大,因為當婚姻生活結束時,鰥夫的免疫就大大降低。但是這種降低只能在很小的程度上歸因於婚姻的解。證明這一點的是,在沒有女子的情況下,喪偶的影響很小。每百萬無子女的鰥夫中有1258名自殺,這個數字與62歲的獨者的自殺率1504名相比為100比119。因此免疫係數還有1.2左右,略微低於沒有子女的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1.5。第一個數字只比第二個數字低20%。由此可見,如果喪偶除了使夫妻關係中斷,沒有其他果,那麼喪偶對鰥夫的自殺傾向就沒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該説,夫妻關係的存在對抑制這種傾向來説作用不大,因為當這種關係不再存在時,這種傾向也不會一步增加。

至於夫妻有了子女喪偶相對來説更有害的原因,應該到子女的影響中去找。毫無疑問,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子女使鰥夫重新依戀生命,但是,與此同時,子女也使他所經歷的危機更加尖鋭。因為受到損害的不再僅僅是夫妻關係;但是,正因為這時存在着一種家關係,所以家關係的運轉也受到了阻礙。缺少一個重要的齒,整個機器的運轉就失靈。為了恢復被打的平衡,男子必須完成雙重任務,履行他所沒有承擔過的職責。因此他失去了在婚生活期間所享受過的種種好處。這不是因為他不再是丈夫,而是因為他作為家的家了。引起這種混的不是妻子的亡,而是墓当亡。

但是,對已婚女子來説,婚生活的影響顯得特別小,如果沒有子女作為天然的補充的話。每百萬無子女的已婚女子中有221名自殺,而每百萬同齡(42至43歲)未婚女子中只有150名自殺。第一個數字與第二個數字之比為100比67,因此免疫係數低於整數,等於0.67,這就是説,實際上是自殺傾向加劇。由此可見,在法國,無子女已婚女的自殺人數比同齡獨女子多一半。我們已經觀察到,一般説來,妻子從家生活中所得到的好處少於丈夫。現在我們知了是什麼原因,這就是夫妻關係本使妻子受到損害,增加了她們的自殺傾向。

然而,大多數已婚女之所以有免疫係數,是因為沒有子女的家是例外,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子女的存在減並緩和婚生活的不良影響。但這種不良影響只是緩和而已。每百萬有子女的已婚女中仍有79名自殺;如果把這個數字與42歲的未婚女子的自殺率150名相比,我們發現,已婚女即使是墓当,她們的免疫係數也只有1.89,低於處於同樣條件下的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35%。①因此,就自殺而言,我們不能同意貝蒂榮的這種主張:“當女子入婚姻狀時,她所獲得的多於男子,但是當她脱離這種狀時,她所失去的必然多於男子。”②

①無子女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和無子女已婚女的免疫係數之間也有類似的差距,不過這個差距更大。者(0.67)低於者(1.5)66%。因此,子女的存在使女子重新獲得一半她在結婚時所失去的東西。這就是説,儘管她從婚姻中所得到的好處少於男子,但從家即子女那裏得到的好處卻多於男子。她比男子更容易受到子女的有利影響。

②《婚姻》條,《醫學百科辭典》,第5卷,第36頁。

由此可見,一般已婚者所表現出來的免疫,對一種別來説是完全由於家生活的影響,而對另一種別來説是大部分由於家生活的影響,而不是由於婚姻生活。然而,我們已經看到,即使沒有子女,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也至少有1至1.5。從150名自殺者中減去50名或33%,雖然不如有子女已婚男子的自殺人數減少得多,但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數量,應該瞭解其中的原因。這種原因是由於結婚給男帶來的好處,或者只不過是婚姻選擇的結果呢?因為儘管我們已經證明者並不起人們所説的主要作用,但沒有證明它毫無影響。

有一個事實乍看起來似乎應該使人接受這種假設。我們知,無子女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在某種程度上比婚姻生活保持得更久,只從1.5降到1.2。不過,無子女鰥夫的這種免疫顯然不會是由於喪偶,喪偶本從本質上來説不會減自殺的傾向,相反地,倒可能加強這種傾向。因此,這種免疫是先的原因產生的,不過這種原因似乎不應該是婚姻,因為這種免疫甚至在婚姻關係由於妻子亡而解除時還在繼續起作用。但是,這種免疫不是包在已婚男子的婚姻選擇使之顯示出來而不是創造出來的某種天然素質之中嗎?由於這種免疫先於婚姻而存在,並且與婚姻不相關,所以自然比婚姻更持久。如果説已婚男子是優秀分子,那麼鰥夫也必定是優秀分子。當然,這種先天的優越者的作用較小,因為他們能避免自殺的程度較小。但是我們可以設想,喪偶所帶來的打擊可能部分地抵消這種防禦作用,妨礙這種防禦作用產生它的全部效果。

但是,要使這種解釋能為人們所接受,這種解釋就必須既適用於男子也適用於女子。因此,一切情況都一樣的話,我們也應該在已婚女那裏看到這種先天素質的某些跡象,使她們比獨者更能避免自殺。然而,在沒有子女的情況下,她們的自殺人數多於同齡的未婚女子,這個事實和認為她們與生俱來就有某種免疫係數的假設很不協調。我們可以承認,男女都有這種免疫係數,但在婚姻期間完全被婚姻對女子的德素質的有害影響所消除。但是,如果説這種有害影響只是被女子在婚的某種德敗所遏制和掩蓋,那麼這種有害影響必然會在婚姻解即喪偶時表現出來。我們應該看到,已婚女在擺脱了使她們消沉的婚姻枷鎖,恢復她們的全部優,最終顯示出她們對那些未能結婚的姐們的天賦優越。換言之,與獨者相比,無子女寡的免疫係數至少應該接近無子女鰥夫的免疫係數。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每百萬無子女的寡中每年有322名自殺;每百萬60歲(寡的平均年齡)的未婚女子每年的自殺人數為189名至204名,即196名左右。第一個數字與第二個數字之比為100比60。因此,無子女寡的免疫係數低於整數,是一個加劇係數,等於0.60,甚至稍低於無子女已婚女的免疫係數(0.67)。因此,不是婚姻妨礙者表現出人們認為她們天生就有的對自殺的厭惡。

有人也許會反駁説,妨礙婚姻使之暫時止表現出來的這種獨到素質完全恢復的是喪偶,因為對已婚女來説,喪偶是一種更的處境。事實上,寡的處境比鰥夫更艱難。有人強調寡在不得不養活自己和全家時所必須克的經濟上和精神上的障礙。有人甚至認為,這種看法得到了事實的證明。按照莫塞利的説法,①統計可以證明,已婚女在喪偶的自殺傾向比在喪偶更接近於已婚男子的自殺傾向,因為女子的自殺傾向在婚已經比在獨時更接近男的自殺傾向。由此可見,對已婚女來説,沒有比喪偶更惡劣的處境了。為了支持這種論點,莫塞利引證了下述只與法國有關的數字,但這些數字在所有歐洲國家都能觀察到,只有一些微的化:

①見莫塞利的著作,第342頁。

年 每百名已婚自殺者中男女所佔的比例 每百名喪偶自殺者中男女所佔的比例

男 女 男 女

1871 79% 21% 71% 29%

1872 78% 22% 68% 32%

1873 79% 21% 69% 31%

1874 74% 26% 57% 43%

1875 81% 19% 77% 23%

1876 82% 18% 78% 22%

在兩喪偶的自殺人數中,女子所佔的比例看來實際上要比在已婚者的自殺人數中所佔的比例大得多。這難不是證明喪偶對女來説要比結婚難以忍受得多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女子一旦守寡,她們的天生素質的有利影響就會比以更不容易表現出來。

可惜,這種所謂的規律是建立在事實錯誤的基礎上的。莫塞利忘記了到處都是寡多於鰥夫一倍。在法國,按約整數來説,寡有200萬人,而鰥夫只有100萬人。在普魯士,據1890年的人統計,鰥夫為45萬人,寡則有1319000人;在意大利,鰥夫為571000人,寡則有1322000人。在這種情況下,寡的自殺人數自然多於妻子的自殺人數,而妻子的人數顯然和丈夫的人數相等。如果要從這種比較中得到某種啓示,就應該在這兩類人數相等的情況下行比較。但是,如果這樣做,得出的結果就和莫塞利得出的結果相反。在鰥夫的平均年齡即60歲時,每百萬名妻子中有154名自殺,而每百萬名丈夫中自殺的有577名。因此,妻子的自殺人數佔21%。在喪偶,女子所佔的比例就大大地降低。事實上,每百萬名寡中有210名自殺,每百萬名鰥夫中有1017名自殺。因此,在100名喪偶的自殺者中,女子只有17名。相反,男子所佔的比例卻從79%上升到83%。由此可見,從結婚過渡到喪偶,男子自殺的多於女子,因為他們沒有保留由於結婚而獲得的某些優。因此沒有理由假設,這種情況的化對男子來説不像對女子那樣難以忍受和使人不安,事實恰恰相反。此外,大家都知,鰥夫的亡率大大超過寡亡率;他們的結婚率也是如此。任何年齡的鰥夫的結婚率都比未婚男子的結婚率高二三倍,而寡的結婚率只稍稍高於未婚女子的結婚率。因此,女子在第二次婚禮上對再婚所表示的冷淡與男子所表示的熱情恰成鮮明的對照。①如果喪偶對男子的影響不大,而女子卻要承受人們所説的喪偶帶來的許多苦,那麼情況就不同了。②

①見貝蒂榮:《從婚姻的角度看獨者、喪偶者和離異者》,《科學評論》,1879年。

②莫塞利同樣引證他的論點説,戰爭爆發,寡的自殺率上升幅度大大高於未婚女子和已婚女的自殺率。但這只是因為這時寡的人數異乎尋常地增加,因此她們的自殺人數自然也增加,一直持續到恢復平衡和不同範疇的婚姻狀回到正常的平。

但是,如果喪偶本不會特別使女的天賦——只因為有這種天賦,她們才被婚姻選中——不起作用,如果這種天賦不以任何可以覺到的特徵表現出它的存在,那就沒有任何理由假設它的存在。因此,婚姻選擇的假設本不適用於女。沒有什麼東西使我們可以認為,被婚姻選中的女子有在某種程度上能使她避免自殺的素質。因此,這種假設對男子來説也沒有多少據。無子女已婚男子有1.5的免疫係數,並非因為他們屬於人中最健康的部分,因此這隻能是婚姻的一種結果。應該承認,對女子來説是如此不幸的婚姻關係對男子來説卻是大有好處,哪怕沒有子女。那些入婚姻關係的人並非天生的傑出人物;他們在結婚時本沒有帶來某種使他們不再傾向於自殺的氣質,這種氣質是在婚姻生活中獲得的。至少,如果他們有某些天生的處,這些處也只能是非常糊和不確定的;因為在某些其他條件出現以,這些處一直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因此,自殺主要不是取決於個人天生的素質,而是取決於支他們的外部原因,這是千真萬確的。

然而,還有最一個難題有待解決。如果1.5的免疫係數不是取決於家,而是取決於婚姻,那麼為什麼免疫係數比婚姻存在的時間,而且至少以略微減少一點(1.2)的形式重新出現在無子女的鰥夫上呢?如果不接受這種説明免疫係數比婚姻存在時間的婚姻選擇理論,那麼如何取代這種理論呢?

只要假設,一旦婚姻解,在婚姻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好和傾向並不消失,這就夠了。再也沒有比這種假設更天經地義的了。因此,如果已婚的男子即使沒有子女也相對地對自殺到厭惡,那麼他在喪偶時也不可避免地在某種程度上保留這種覺。不過,由於喪偶不會不產生某種心理上的震,而且正像我們將在下文要證明的,平衡的打破會促使人去自殺,所以這種覺即使保留也會減弱。相反地,但由於同樣的原因,既然無子女的已婚女比未婚女子自殺的更多,所以一旦喪偶,她們保留了這種比較強烈的傾向,這種傾向甚至因為喪偶總是帶來煩惱和不適應而有所加強。不過,由於婚姻的不利影響使她們比較容易適應這種化,所以這種惡化的程度比較。她們的免疫係數只下降幾個百分點(從0.67下降到0.60)。①

①如果有子女,兩免疫係數因喪偶而下降的程度幾乎相同。有子女的丈夫的免疫係數為2.9,下降到1.6。有子女的妻子的免疫係數從1.89下降到1.06。者下降45%,者下降44%。正像我們已經説過的,由於喪偶產生兩種影響,所以它打:1.婚姻生活,2.家生活。女對第一種影響的受要比男子少得多,因為她們從婚姻中得到的好處少。相反地,她們對第二種影響的受要比男子多,因為她們在家中取代男子的地位要比男子取代她們的家職能更難。因此,如果有子女,就會產生一種補償作用。這種作用使得兩的自殺傾向由於喪偶的影響而以同樣的比例化。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子女,寡俘好重新取得她們在婚姻中所失去的一部分優

這種解釋肯定只是一個比較一般的命題的一種特殊情況,這個命題可以表述如下:在同一個社會里,對每一個別來説,在喪偶狀下的自殺傾向是同一個別在婚姻狀下的自殺傾向的因量。如果已婚男子有很強的免疫,那麼鰥夫也有很強的免疫,當然強度稍差一點;如果者勉強能避免自殺,那麼者就不能避免或不太能避免。為了確認這條定理的真實,只要參閲表二十和二十一以及從這兩張表所推斷出來的結論就行了。我們從這兩張表上已經看到,在結婚時和喪偶時,一種別的人總是比另一種別的人有利。然而,在一種情況下比較有利的人在一種情況下也比較有利。在法國,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比已婚女子高;鰥夫的免疫係數比寡的免疫係數高。在奧爾登堡,已婚者的情況正好相反:妻子的免疫比丈夫的免疫強。鰥夫和寡之間也表現出這種相反的情況。

但是,由於僅僅這兩個例子完全有理由被認為證據不足,另一方面,其他國家公佈的統計資料沒有給我們提供必要的素材來檢驗我們的命題,所以我們不得不依靠下述辦法來擴大我們的比較範圍:我們分別計算了塞納省和外省每個年齡組和每種婚姻狀況的自殺率。這樣彼此分開的兩個社會羣的區別足以使這種比較對我們有所啓發。事實上,在塞納省和外省,家生活對自殺的影響很不相同(見表二十二)。在外省,丈夫的免疫比妻子強得多。者的免疫係數只有四個年齡段低於3,①而者的免疫係數從未達到2;者的平均數為2.88,者的平均數為1.49。在塞納省,情況正好相反:已婚男子的平均免疫係數只有1.56,而已婚女的平均免疫係數卻為1.79。①在鰥夫和寡之間也有這種相反的情況。在外省,鰥夫的平均免疫係數比較高(1.45),寡的平均免疫係數低得多(0.78)。在塞納省則相反,者比較高,達到0.93,接近整數,而者卻只有0.75。由此可見,不管是哪一種別受惠,喪偶和婚姻所產生的影響通常是一致的。

①從表二十二可以看到,在塞納省和在外省一樣,20歲以下已婚男子的免疫係數都低於整數;這就是説,他們的自殺人數更多。這就證實了面所説的規律。

①我們看到,如果女從婚姻中得到的好處多,那麼兩之間免疫係數的差距就比男從婚姻中得到好處多時小得多。這就再一次證實上述規律。

表二十二 塞納省和外省每百萬各個年齡段和各種婚姻狀況的居民的自殺率比較(1889—1891年)

男子(外省) 與獨者相比的免疫係數 女子(外省) 與獨者相比的免疫係數

年齡 獨者 已婚者

已婚者 獨者 已婚者 喪偶者

已婚者 喪偶者 已婚者 喪偶者

15—20 100 400 0.25 67 36 375 1.39 0.17

20—25 214 25 153 2.25 1.38 95 52 76 1.82 1.25

25—30 365 103 373 3.54 0.97 122 64 156 1.90 0.78

30—40 590 202 511 2.92 1.15 101 74 174 1.36 0.58

40—50 976 295 633 3.30 1.54 147 95 149 1.54 0.98

50—60 1445 470 852 3.07 1.69 178 136 174 1.30 1.02

60—70 1790 582 1047 3.07 1.70 163 142 221 1.14 0.73

70—80 2000 664 1252 3.01 1.59 200 191 238 1.04 0.85

80以上 1458 762 1129 1.91 1.29 160 108 221 1.48 0.72

平均免疫係數 2.88 1.45 平均免疫係數 1.49 0.78

男子(塞納省) 女子(塞納省)

(26 / 47)
自殺論

自殺論

作者:埃米爾 類型:遊戲異界 完結: 否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